大赛介绍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供应链发展,将其作为提升经济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离不开高效、安全、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的有力支撑。随着数字技术与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程加速推进,为供应链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在此背景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我国供应链体系的整体水平,加快培育和培养高端专业人才,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决定,将于2025年3月-9月举办第六届全国供应链大赛(企业团体赛),大赛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承办,并由厦门易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举行,其中决赛将作为“2025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世界大会”的配套活动,于9月14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

通过大赛的实战模拟,促进供应链人员深入理解供应链的协同思考,提高数据决策能力,提升供应链运营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以赛促学、以赛育人、以赛增效的目的。

大赛组织

主办单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

支持单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物贸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

海尔集团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厦门易木科技有限公司

大赛赛制

(一)本届大赛赛制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组委会将全程依托“阳光智链(供应链实战沙盘)”竞赛平台进行比赛。每个参赛队伍包括五名成员,其中领队一人;队员四人,分别担任供应链总监(兼生产经理)、采购经理、营销经理、物流经理等职务,并从四人中推选一人担任队长。

(二)省赛及央企内部赛作为大赛分赛场,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各省相关单位或各央企承办。分赛赛制另行通知。其中省赛根据比赛成绩,推选3-5支队伍直接晋级大赛决赛,省赛晋级队伍不占用大赛决赛名额;央企内部赛根据比赛成绩,推选参赛队伍50%直接晋级大赛复赛,央企内部赛晋级队伍不占用大赛复赛名额。

大赛内容

参赛人员使用比赛账号登录指定的大赛平台,模拟运营一家虚拟企业的供应链全过程;模拟运营周期为一年,比赛以平台设置的虚拟起始日期为准,每30秒前进一天。参赛人员在大赛发布后可进行股东融资、市场竞标、工厂选址、生产管理、产能升级、品质提升、供应商协议签订、原料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环节的操作。大赛开始前,参赛人员有15分钟运营规划时间,主要进行市场分析、客户分析、供应商分析、区域配套分析等,确定供应链运营整体思路。大赛过程中每个季度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后暂停5分钟,所有阶段完成后,系统自动根据各项指标进行评分。

大赛日程安排

(一)报名:2025年3月17日-7月18日;

(二)赛前培训及答疑:

1. 赛队沟通会:2025年7月21日,线上;

2. 培训:2025年7月23日,线上;

3. 答疑:2025年7月28日,线上;

(三)初赛:2025年8月1日,由各参赛队伍在大赛官网同时参加;

(四)复赛:2025年8月15日,由各参赛队伍在大赛官网同时参加;

(五)决赛:2025年9月14日,由入围参赛队伍在决赛现场(厦门市国际会展中心)进行,现场角逐团队奖(一、二、三等奖)和企业奖(卓越组织奖、优秀组织奖)。

大赛奖项

(一)团队奖:

奖项:奖杯、荣誉证书、奖金。

一等奖:从入围决赛的团队中产生,获奖比例20%;每支队伍奖金6000元;

二等奖:从入围决赛的团队中产生,获奖比例30%;每支队伍奖金4000元;

三等奖:从入围决赛的团队中产生,获奖比例50%。每支队伍奖金3000元;

本次大赛允许一个集团有多支团队晋级决赛,但同一个集团获得一、二等奖的团队数不得超过该奖项总队数的50%,如有超过的团队,将按成绩顺序自动调整至下一等级奖项。

获得一等奖的团队将免试获得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供应链管理专家(SCMP)证书。

(二)企业奖:

1.卓越组织奖:3个。

奖项:奖杯、荣誉证书。

2.优秀组织奖:10个。

奖项:奖杯、荣誉证书。